双碳

双碳,即碳中和与碳达峰的简称

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“碳达峰”与2060年“碳中和”目标。 [13]相当于40年减排近80%,这个双碳目标背后的依据是科技大脑。
2021年7月16日,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 。
2021年12月13日,入选“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”。
2021年12月20日,入选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、2021年度十大新词语。
2022年1月4日消息,入选《中国名牌》评出的2021年度品牌十大热词。

双碳目标

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,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

什么是碳中和

碳中和(carbonneutral,carbonneutrality),气候变化术语,指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,通过节能减排最大限度降低排放和人为大气温室气体移除(负碳排放)两种措施,以负碳排放量抵消现有节能减排措施无法避免的剩余排放量,实现人为活动温室气体碳足迹净零排放,大气碳循环相对的动态平衡。

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政治宣言5年来,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,成就举世公认。目前,正在抓紧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,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及指标体系,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,加快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、行业碳管控、企业碳管理、项目碳评价、产品碳足迹政策制度。

2023年9月,《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》在北京正式发布。报告系统评价了全球197个国家在碳中和承诺、低碳技术、气候投融资、国际气候合作等方面的进程,为推动各国深化碳中和转型、弥合全球碳中和进展与《巴黎协定》温升目标的差距提供了重要信息和参考。

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,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”,强调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。” 2025年3月5日,《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》显示,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。

什么是碳达峰

碳达峰(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)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,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,之后逐步回落。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,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,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。
碳达峰与碳中和一起,简称“双碳”。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,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,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。

2021年7月16日,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 [13]。10月26日,国务院印发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。截至2022年9月,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.94亿吨,累计成交金额84.92亿元。

2025年3月5日,《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。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,建立一批零碳园区、零碳工厂。

作者:正泰集团碳中和研究院  创建时间:2025-09-03 15:37
最后编辑:正泰集团碳中和研究院  更新时间:2025-09-05 12:32